新闻  |   论坛  |   博客  |   在线研讨会
常见的电磁干扰源和传播路径
quanminjiance | 2025-04-08 15:08:59    阅读:31   发布文章

电磁干扰(EMI)是指电子设备之间或电子设备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的电磁相互作用,导致其中一个或多个设备的性能受到干扰或损坏的现象。这些干扰可能会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导致信号质量下降、误操作、数据错误或设备完全失效等问题。EMI的产生和传播主要涉及电磁波的行为。当电子设备工作时,其内部电子元件(如电路、线路、芯片等)会产生电磁场。这些电磁场可能以无线电频率(例如射频信号)的形式辐射出去,也可能通过连接线、电源线等传导到其他设备或系统中。这些辐射或传导的电磁场可能与其他设备或系统的正常运行产生相互干扰,造成电磁发射超标等问题。

一、EMI的传播路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1.辐射传播:当电子设备中的电流通过导线、电缆或天线时,会产生电磁辐射,并以无线电波的形式传播到其他设备或系统中。

2.传导传播:设备之间通过导线、电缆或共享地面等方式连接时,电磁干扰可以通过这些结构传导到其他设备或系统中。

3.耦合传播:不同设备之间存在电磁耦合现象,即一个设备产生的电磁场会对附近的设备产生影响。这种耦合可以通过导线间的电流感应、电容耦合、互感耦合等方式实现。

二、常见的电磁干扰源

1.高频振荡器:高频振荡器产生的电磁辐射可以干扰周围设备或系统的正常运行。

2.开关电源:开关电源的电路转换过程会引发高频噪声,如果没有适当的滤波措施,这些噪声可能会传播到其他设备或系统中。

3.电机:电动机的运转会产生较强的电磁场,特别是大功率电机,其引起的EMI影响范围更广。

4.无线通信设备:无线通信设备如手机、无线路由器、蓝牙设备等会产生无线电频率的电磁辐射,可能与其他设备或系统产生干扰。

5.放射设备:X射线机、雷达、微波炉等放射设备也会产生电磁辐射,对周围设备造成潜在干扰。

6.瞬态电压或电流:设备启动、关闭、故障过电压、瞬态尖峰等也可能导致EMI问题。

EMI问题的产生和传播路径是多方面因素的综合结果,涉及设备设计、布局、接地方式、线路走向、滤波器的使用等多个方面。为了减少EMI问题,需要在设计和工程实施阶段采取相应的EMC(电磁兼容性)措施。

  三、为了减少电磁干扰,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设备屏蔽:通过使用金属屏蔽壳、金属屏蔽罩等来阻挡电磁场的辐射。

2.滤波器:在电路中加入滤波器来抑制高频干扰信号,保持信号的纯净度。

3.接地设计:合理的接地设计可以减少电磁波的传导和反射,降低干扰的程度。

4.合理布线:良好的布线规划和电源线管控可以减少电磁耦合和传导,降低干扰发生的可能性。

电磁兼容测试找彭工136-9109-3503


*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

参与讨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实验室彭工:136-9109-3503 提供可靠性、电磁兼容、防护等级、高低温、湿热、振动、冲击、盐雾、环境适应性等试验,测试服务,第三方检测机构已获得国家级CNAS/CMA资质认可实验室,北京检测实验室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
推荐文章
最近访客